来源:中国新闻周刊
家住湖北的刘晓莉的孩子刚满半岁。9月初开始,孩子陆续出现鼻塞、发烧、咳嗽、流鼻涕等症状,随后发展为肺炎,被诊断为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感染。出院不久,孩子病情复发,又在门诊接受输液治疗。“输液后,10月中旬又出现复发迹象,前后折腾一个多月,直到现在还在家吃药观察。”刘晓莉告诉《中国新闻周刊》。
冬季是RSV的高发季节。10月16日,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显示,当前RSV在检测阳性率中位列前三,并呈现上升趋势。在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呼吸道样本检测中,RSV阳性率位居首位,达到近16个月来的最高水平。
全球范围内,RSV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。婴幼儿感染后,或发展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,甚至增加哮喘风险。《柳叶刀》在2022年发表的一项全球儿童RSV疾病负担研究显示,2019年全球共有约3300万名5岁以下儿童因RSV感染发生急性下呼吸道感染,其中有超过2万例住院死亡病例。
目前,全球范围内,还没有针对RSV治疗的特效抗病毒药物。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郑跃杰对《中国新闻周刊》介绍,对于RSV来说,防范大于治疗,1岁以下的婴幼儿可以注射尼塞韦单克隆抗体(以下简称“尼塞韦单抗”)进行预防。多项研究显示,尼塞韦单抗可降低婴儿RSV感染后就诊率、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,并降低住院率。

流行期较往年提前
从备孕阶段起,刘晓莉就不断学习肺炎支原体、百日咳等婴幼儿常见呼吸道疾病的防护知识,平时也格外注意预防,没想到孩子还是没躲过RSV。她在社交媒体上注意到,不少家长都在讨论类似经历,感觉今年的RSV“来得更早、来势更猛”。
2024年10月发表在《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》上的《中国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疗及预防指南(2024医生版)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(医生版)》)指出,在中国,RSV在北方地区主要于冬春季流行,即每年10月至次年3月,其中11月至12月为高峰期。新冠疫情后,国外及中国部分城市出现了RSV夏季流行高峰。
同期发表的《中国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疗及预防指南(2024患者与公众版)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(公众版)》)指出,中国南方地区的RSV感染高峰通常出现在冬季或潮湿雨季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曾玫在今年10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今年RSV的流行期较往年提前,近期门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RSV 阳性率约为32%,住院的肺炎病人中RSV 感染患者约占34%。湖北省十堰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科科长也在今年10月透露,今年RSV的流行高峰出现得更早。
《指南(公众版)》介绍,RSV全球流行,可感染各个年龄段人群,但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婴幼儿、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,尤其是6月龄以下的婴儿,感染后发生住院和重症的比例较高。中国疾控中心的最新监测结果显示,0—4岁儿童这一年龄组中,无论是门急诊流感样病例,还是住院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,RSV的检测阳性率均居首位。
近几个月,郑跃杰陆续接诊了不少感染RSV的患儿,其中也包括重症病例。他介绍,RSV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之一,对大多数儿童而言并不凶险,而且其临床表现与普通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,很难单纯通过临床表现来区分。“早产儿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儿,以及年龄较小,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,更容易发展为重症,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。”他说。
《指南(公众版)》指出,确诊RSV感染需通过核酸、抗原等特异性检测手段。在RSV流行季节,儿童,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出现明显的咳嗽或喘息症状,无论是否伴随发热,都应警惕感染的可能,应及时前往综合医院儿科或儿童专科医院就诊,进行检查和确诊。
3000多一针,防护5个月
郑跃杰认为,今年RSV受到广泛关注,一方面是近几年人员流动和接触频繁,病毒传播机会增加,RSV感染病例明显上升;另一方面,可用于预防RSV的单克隆抗体面世,引发了公众和家长更高的关注度。
尼塞韦单抗由赛诺菲与阿斯利康联合开发,于2024年1月在国内获批,可在婴儿第一个RSV流行季提供保护,预防由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。尼塞韦单抗单剂次接种保护期可达5个月。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范围,接种对象为即将进入或出生于RSV流行季的新生儿和婴儿。北京、上海和内蒙古等地已将尼塞韦单抗参照非免疫规划疫苗管理,开展试点注射。
郑跃杰介绍,RSV的预防重于治疗。和其他呼吸道感染一样,为了避免感染,孩子应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,注意保暖,家中若有人感冒,也应避免接触孩子。除了常规防护措施,他建议还可以通过注射尼塞韦单抗实现免疫。他认为,尼塞韦单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有验证,只要能够接受价格,有条件、符合要求的儿童都可以接种。
根据尼塞韦单抗的说明书,体重小于5公斤的婴儿推荐单次肌肉注射50毫克,体重大于等于5公斤的婴儿推荐单次注射100毫克。根据不同医疗机构的收费情况,注射费用分别在2000多元和3000多元。由于其价格显著高于流感季常见疫苗,加上该药在中国内地获批时间尚不足两年,不少家长仍在犹豫是否为孩子接种。
北京一家提供单抗接种服务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告诉《中国新闻周刊》,自10月初气温下降以来,前来接种尼塞韦单抗的婴幼儿明显增多,目前需提前预约。内蒙古、湖北等地部分医院也在9月末至10月初发布公告,称尼塞韦单抗一度出现暂时性断货。
为降低RSV感染及其并发症风险,世界卫生组织(WHO)提出应结合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的预防策略。主动免疫方面,WHO建议孕32至36周的孕妇接种RSV疫苗,产生抗体,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,为婴儿提供自出生后约6个月的免疫保护。被动免疫方面,对于未接种RSV疫苗的孕妇所生婴儿,WHO建议在RSV流行季节前接种尼塞韦单抗。
全球范围内,已有三款RSV疫苗获批上市,分别是辉瑞的Abrysvo、葛兰素史克的Arexvy、莫德纳的mResvia,前两款于2023年5月获批,后一款于2024年6月获批,适用人群主要为高风险成人群体及老年人。
经欧洲药品管理局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机构批准,多个国家已将尼塞韦单抗作为通用预防措施,纳入国家预防计划。法国是最早实施RSV国家预防计划的国家之一。家住法国的王雪莉在怀孕32周时接种了RSV疫苗,今年10月,孩子七个月大时,注射了尼塞韦单抗。她告诉《中国新闻周刊》,在法国,冬季出生的新生儿可以免费接种尼塞韦单抗,医生一般建议婴儿在1岁前、冬季来临前完成接种。
郑跃杰认为,目前尼塞韦单抗的普及程度仍有待提升。今年7月出版的《中国婴儿尼塞韦单克隆抗体应用专家建议》指出,为提升尼塞韦单抗使用的覆盖率,应该定期监测RSV单克隆抗体使用的覆盖率和知晓率变化、RSV感染率、住院率等指标,积累高质量真实世界研究数据。针对资源不足地区优先试点,逐步推广至全国。
(文中刘晓莉、王雪莉为化名)
记者:孙厚铭
责任编辑:刘光博